2011-4-2 09:32
bunnylai
王冠一 利益衝突 斷送前程?
入股全球最大潤滑油添加劑生產商Lubrizol此家生化公司,是巴郡今年首個大型收購項目,想不到提購至今僅逾半個月,股神畢菲特便失去了一員大將,巴郡掌舵接班人選亦四去其一。巴郡於周三尾市發表聲明,指旗下MidAmerican及NetJets兩家公司的行政總裁索科爾(David Sokol)經已呈辭。
雖然巴郡的聲明內容稱索科爾是基於私人理由離去,並非被「炒魷魚」,指索科爾希望能善用職業生涯餘下時間為家庭投資,創造恒久股權價值,建設一家可以為後代提供機會及為慈善事業提供資金的企業,畢菲特亦表示周一收到辭職信時感到愕然,但聲明用了頗多篇幅去敍述收購Lubrizol的來龍去脈,從事件的時序看來,索科爾匆匆離去,難免惹人遐想。
索科爾於今年1月14日首度向畢菲特提議收購Lubrizol,十日後畢菲特回覆,對購買Lubrizol表示質疑,並稱另有收購目標。翌日索科爾與Lubrizol行政總裁漢布里克(James Hambrick)會晤,拿到包括2014-15年盈利預測的內部資料,再向畢菲特匯報,巴郡才對收購Lubrizol表興趣。最終巴郡於3月15日宣布斥資90億收購Lubrizol,每股135美元,較之前1日有28%溢價。
不過,索科爾原來早於去年年底,已要求花旗銀行草擬一份有可能成為巴郡收購目標的名單,所提交18家公司Lubrizol榜上有名,索科爾亦表示只對Lubrizol感興趣,其後索科爾曾經在2月14日買入2300股Lubrizol股份,並於1周後脫手,再於今年1月5日至7日,以不高於104美元的限價盤吸納10萬股Lubrizol股份,最終買入了96060股。相隔一周才向畢菲特提出收購Lubrizol的建議。以巴郡提購價計算,索科爾所持股份,帳面盈利不少於298萬美元。
巴郡的聲明透露,索科爾建議畢菲特收購Lubrizol時,有披露持有Lubrizol股份,但他沒有在意(passing remark)。直至3月19日出訪亞洲前才得悉詳情。縱使畢菲特指他個人與索科爾均不認為後者買賣Lubrizol違法,但索科爾之前亦曾兩度呈辭,最近一次距今約兩年,今次卻沒有作出挽留,其實已反映畢菲特的不滿。
索科爾是畢菲特接班人的大熱,剛剛才撮合了巴郡收購Lubrizol。畢特特對索科爾向來讚譽有加,巴郡過去兩年的年報中,2009年稱讚索科爾用頂級手法管理所有業務,2010年則用「具天賦的建設及執行人」形容索科爾,今年更稱讚索科爾令NetJets起死回生,對旗下公共事業公司MidAmerican又貢獻良多,故市場對其去職頗感愕然。
法律專家對索科爾有否違法亦意見紛陳,主要是質疑索科爾去年已視Lubrizol為巴郡收購目標,大手吸納Lubrizol的時間亦與向巴郡建議收購時過於接近,難脫利益衝突之嫌。更重要是,於畢菲特聲稱沒有興趣後仍鍥而不捨,最終促成交易,但透露持股時又避重就輕。若畢菲特真箇認為沒有問題,又豈會對此人才不作挽留?股神真正想法,不言而諭。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