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zone » 日常 - 新聞時事 » 美媒:阿富汗民?擔心美國撤軍或會帶來又一場內戰


2019-2-22 15:57 宅~有何不可
美媒:阿富汗民?擔心美國撤軍或會帶來又一場內戰

原標題:美媒:阿富汗民?擔心美國撤軍真實目的並非“和平”
  美國《星條旗報》網站2月15日發表文章稱,川普急於結束漫長的阿富汗戰爭,這促使阿富汗人和分析人士猜測,華盛頓謀求達成的協議可能主要著重於結束美國對這場戰爭的參與,而不是確保持久和平的條件。一些阿富汗人擔心美國撤軍可能會帶來又一場內戰。參考消息網編譯文章如下:
  哈比卜·貝拉勒的小雜貨店位於喀佈爾市中心,門道上釘著一條毯子,用來阻擋冬天的寒氣。他坐在裏面,身穿外套,戴著圍巾,接待顧客。
  他在談到阿富汗首都的生活時微笑著說:“現在情況很好。”但他接著說,他認識的大多數人都擔心安全局勢很快會惡化。“他們覺得有可能爆發又一場內戰。”
  美國和塔利班談判代表之間正在展開的旨在達成和平協議的會談製造瞭這些擔憂,引發瞭有關美軍即將撤離的猜測。
  上一次外國軍隊大舉撤出阿富汗時,也就是蘇聯在30年前結束長達10年的佔領時,阿富汗各派別之間爆發瞭戰鬥,之前得到蘇聯支持的中央政府垮臺。
  56歲的貝拉勒說:“我們會整天看到火箭彈像雨點一樣落在喀佈爾。每天都有無辜的人喪生。”他的店鋪的共有者卡馬丹點頭表示同意。
  這兩個人就像其他一些年紀大到足以記得內戰的人一樣,表示他們擔心美國倉促撤軍可能會產生類似結果,因?政府仍然軟弱無力,阿富汗社會也像上世紀80年代末那時一樣,在互不相容的同盟當中四分五裂。
  64歲的烏拉姆·卡迪爾居住在首都的賈達邁萬德地區,他說:“在阿富汗,還有許多組織相互爭鬥。如果美國離開,發生爭奪控制權的激烈戰鬥,所有的民族領導人和軍閥都會站出來?自己的權力而戰。”
  卡迪爾回憶說,內戰期間,他們全傢因?戰亂被困在傢裏好幾天,隻能忍飢挨餓。他所在的居民區在衝突中被夷?平地,後來重新成?瞭一個繁忙的商業區。
  他說:“這座城市不是一夜之間重建的,這並不容易。我希望戰鬥不會再次摧毀它。我希望阿富汗人能團結起來,通過談判而不是內戰來解決問題。”
  上個月在卡塔爾與塔利班談判代表舉行最新一輪會談後,美國和平特使紮勒邁·哈利勒紮德說,雙方已就美軍撤離和塔利班承諾不窩藏恐怖組織的問題達成原則協議,但尚未確定美國撤軍的日期。
  美國官員說,談判仍處於初期階段。塔利班發言人13日說,該組織的談判代表下一步將在18日與美國代表會面,這比原先計劃的時間早瞭一週。
  代理國防部長帕特·沙納漢此前對記者說,他沒有接到唐納德·川普總統下達的讓美軍撤離該國的命令。美軍已經在那裏駐守瞭超過17年。
  然而,川普顯然急於結束美國最漫長的戰爭,這促使阿富汗人和分析人士猜測,華盛頓謀求達成的協議可能主要著重於結束美國對這場戰爭的參與,而不是確保持久和平的條件。
  儘管華盛頓表示,最終的和平解決方案必須由喀佈爾和叛亂分子決定,但阿富汗政府尚未參加與塔利班的談判,而這一事實加劇瞭上述憂慮。
  阿富汗總統阿什拉夫·加尼最近在喀佈爾發表電視講話,試圖緩解這些憂慮。他以前總統納吉佈拉之死?例,說明瞭當外部力量主導和平努力時會發生何種情況。
  這位前總統被一個得到聯合國支持的臨時政府取代,而臨時政府最終土崩瓦解,導致瞭持續的內戰。當塔利班在1996年掌權時,他們把他吊死在瞭燈柱上。
  加尼說:“我們堅持要制定方案,因?我們知道納吉佈拉博士的遭遇。我們都知道他是怎麼被騙的。聯合國向他保證會實現和平,但最後卻以災難告終。”
  儘管有著過去的失敗,但並非所有阿富汗人都相信,如果美國撤軍,歷史會重演。
  65歲的哈吉·沙阿·穆罕默德曾是“聖戰者”組織的指揮官,內戰期間在軍閥古勒卜丁·希克馬蒂亞爾手下作戰。他說,沒有人希望後蘇聯時期的歷史重演。
  他說:“如果發生這樣的事,捲入過內戰的人絕不會參加類似戰爭,因?這是個巨大的教訓。”他還說,大多數阿富汗年輕人很可能會更反對再度爆發戰爭。“那時候的情況不同;所有人都是文盲。現在年輕人受過教育,國傢有瞭巨大的發展,大傢意識到沒有人能通過戰鬥贏得權力。”
  儘管阿富汗一些較大城市的教育和公共建設取得瞭進展,但農村地區的文盲率仍然很高,塔利班在遭受損失後一直能夠招募到新的軍人。
  希克馬蒂亞爾及其組織在抵抗蘇聯期間控制瞭阿富汗大片地區,後來在內戰期間還炮轟首都。該國與他們的和解可能?喀佈爾和塔利班提供瞭效仿的榜樣。
  希克馬蒂亞爾因?對抗喀佈爾及其外國盟友而被列?恐怖分子多年。他在2016年簽署瞭和平協議,得以結束流亡生活,回到瞭喀佈爾。希克馬蒂亞爾目前尋求在計劃於今年晚些時候舉行的選舉中角逐總統職位。
  然而,暴力活動的受害者及其傢人仍然懷疑這些互不相容的勢力能否和平相處。
  納西瑪是四個孩子的母親,和許多阿富汗人一樣,她隻使用一個名字,不知道自己的確切年齡。她從未找到丈夫的遺體。據信,他和其他大約150人在叛亂分子2017年在德國駐喀佈爾大使館附近製造的爆炸事件中喪生。
  襲擊發生後,她與孩子們逃往土耳其,尋求更好的生活,但最近被驅逐出境,身無分文地被送回瞭阿富汗。
  納西瑪在喀佈爾北部的公寓裏說,沒有什麼比內戰更可怕的瞭,內戰期間,她不得不把自己的父親和兩個兄弟葬在同一個淺墓穴裏,連棺木都沒有。她說,如果美國很快結束在阿富汗的戰爭,她希望形勢不會再變得那麼糟糕。
  “我一直祈禱,不要再讓我們過那種日子瞭。”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